地埋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,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,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,這就使得移動床生物膜使用了整個反應器空間,充分發揮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*性,使之揚長避短,相互補充。與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,懸浮填料能與污水頻繁多次接觸因而被稱為“移動的生物膜”。
地埋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調試:
1、操作前的準備工作
1.1檢查設備情況無異常。
1.2空轉各部電機及風機是否靈活,電氣控制元件是否動作可靠。
1.3檢查風機的潤滑機油加注情況。
1.4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通入清水,檢查各管道聯接處是否漏水,并打開 風機,開通氣閥門檢查風管是否漏風及電氣控制等設施部件是否運轉正常,動作可靠,有無異常噪聲。
2、調試工作
2.1待污水注滿接觸池。
2.2啟動風機,打開進氣閥門進行曝氣并調節好氣量(其氣水比15:1),一經調好,一般情況下不變動。
2.3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接觸氧化池的污水自流進入沉淀池,沉淀池污泥回流靠空氣提升,回流量視曝氣池活性污泥含量而有所不同且根據沉淀污泥量確定,多余污泥提升至污泥池。
2.4根據水量把消毒室內的加藥裝置裝入固體氯片,定期進行添加。要求用戶在調試設備時購回輔料。
3、設備的正常操作運行
由于污水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合成、分解、反應作用,因此微生物培養直接影響整個處理系統的效果,生活污水其可生化性好,培養相對比較容易,具體步驟如下:
3.1按正常操作步驟注滿接觸池。
3.2啟動風機,對池內污水進行曝氣充氧連續運行6-8小時、停止3-5小時,排掉1/3上清液。
3.3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重新進水,繼續曝氣充氧6-8小時,停止3-5小時。
3.4如此往復運行,每天進水時間相對延長,經過7-15天后,池內出現明顯絮狀體或上清液透明時,表明生物菌基本培養成功。
3.5同時也可觀察接觸池內填料情況,如填料上長出橙黃或橙黑色的一層膜即已培養好生物膜,此時出水清晰,感觀較好,此時微生物馴化基本完成,設備可轉入正常運轉。
3.6微生物的馴化需較長時間,如有現成的活性污泥,則盡量用現成的活性污泥,這樣可加快生物膜的形成。